经典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勾/引是个科研课题 > 第632章 楚清是最纯洁无暇的小白花一切都是被迫的拉
    -

    南郡,楝州。

    韩鉴之坐在水榭东侧的花厅里,等待着他的父亲。

    他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个时辰有余,父亲的随侍说阁主手头有要紧事,烦请少阁主稍待。

    他大约月余能有幸蒙父亲宣召一次,每回总是有这么个侍卫或长随,说阁主另有要事,请他等待。

    前些年韩鉴之还不大通世事,后来渐渐明白了,这是他爹在摆当爹的谱,叫他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管在外边他韩公子韩少阁主有多么雷厉风行众星捧月,归根结底,还是得恭恭敬敬地给爹做儿子。

    韩家执掌月隐阁四百余年,是南郡不遑多让的执牛耳者。积威四百年,也是积弊四百年。他们这样的人家里,父子相疑、兄弟反目,本是常态,若要为此气恼,那就什么事也不用做了。

    于是韩鉴之就静静地坐在这里,喝了第四杯雾里青,望着雕栏以外碧波濛濛的姮湖,思忖着父亲这次召他来的缘由。

    -

    韩鉴之一年前出师入世,奉他父亲韩阁主的教令,如今在阁中度支堂历练。父亲暗中嘱咐,盂兰盆节将至,韩家在楝州供奉的一百余座寺庙需要一笔不菲的香火钱。父亲崇佛,香火供养,是万万不能断的。

    近几年阁中开销大,父亲主持的数项大事如同销金窟一般,今年又在新建好的港口花大价钱造了许多海船,一时之间,账目上周转不开,难以维系。

    但像韩家这样的仙门大族,千穿万穿,花架子绝不能穿,若是在钱财上露了怯,在仙门中也不必混了。是以韩阁主便将开源节流的大任交给了儿子,也算是对他的一个考校。言辞之中,颇有暗示韩鉴之将要接管月隐阁账目的意思。

    韩家的月隐阁是当世仙门六大派之一,珍宝、产业多不胜数,同样,也有枝繁叶茂的韩氏族人和门生等着度支堂发的月例银子来摆南郡望族的谱,其中多有蝇营狗苟浑水摸鱼之处。

    韩家山头多,管事大多不敢追究。小韩公子自恃身份,新官上任三把火,把度支堂上下狠狠捋了一遍,榨出丰厚的油水,呈给了他父亲,漂漂亮亮地平了楝州上下一百四十九座寺庙的香火供奉。

    如此麟儿,韩阁主岂有不满意的道理?

    小韩公子左思右想,放下心来,等待着他高高在上的父亲姗姗来迟,开金口赐下一两句难得的夸赞。

    -

    又过了半个时辰,琼山玉做的帘子被挑起,韩阁主不疾不徐地踱进来,于主座落座,受了他儿子的礼,“嗯”了一声,点了下首的椅子,叫韩鉴之坐下。

    韩阁主相貌周正,满身绮罗,斜倚着偌大的酸枝木椅,很有一番不怒自威的气度,只是或许是温柔富贵乡里长日蹉跎,虽有一副好相貌,到底落了老态。

    下首的小韩公子倒是英姿勃发,器宇轩昂。这般姿容,落在他父亲眼里,就显得刺眼起来。

    面对父亲的打量,韩鉴之状若不觉,低眉颔首,做出恭顺的样子,垂着眼问,“父亲近来操劳,身体可还康健?”

    “嗯,倒是都好。只是你几位叔叔提了几次要来见我,我事务繁忙,又不好全部推辞,着实烦不胜烦。”

    韩家嫡系子嗣不丰,韩鉴之与他的父亲都是独子,韩阁主口中的叔叔,说的其实是在月隐阁内掌管各类事项的几位族亲,仔细算起来,甚至有出了五服的,只不过因为位高权重,韩阁主买他们面子,兄弟相称。

    这些旁系的私产不如主枝,惯会从阁中公账里捞油水,被打了七寸,来找阁主告状,并不意外。

    “叔父们各有考量,父亲也难做。”韩鉴之不清楚父亲的用意,审慎道。

    “此番你叔父们怨气不小,也该给他们个甜枣,恩威并施,免得他们离心。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韩阁主眯着眼,姿态懒散,目光却锐利如剑。

    韩鉴之后脊一凉,点头称是。

    “那你说,这个甜枣,怎么给合适?”

    堂叔们不满意,无非是少了捞钱的门路。这几位堂叔掌权多年,早该捞的盆满钵满,钱财于他们,倒未必是重中之重。况且这些堂叔之间各有故事,各个击破,只要找好方向,并非不可能。

    韩鉴之沉吟片刻,就有了腹稿。

    “如今阁中十堂的执事,四位是父亲的亲信,其余六位叔父,三位明哲保身,三位以十六叔为尊,”韩鉴之一边说,一边打量父亲的神色,“十六叔爱面子,胆子却不大,扫了他的脸面,只要给他带上高帽子稍加安抚,他也就顺坡下驴,不会再生事端。”

    “你说的不错,”韩阁主合上茶盏,似笑非笑,“这次清点账目,倒是长进不少。”

    “多谢父亲。”韩鉴之暗道不好,他父亲一向是个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的个性。

    果不其然,韩阁主一手轻轻点着凭几,若无其事道,“我们家在乘州的港口,前几日终于送来了账本。我拿给你十六叔看了,我们都觉得有蹊跷。”

    这位十六叔主管月隐阁武备,照理来是不应该接触账目的。

    韩鉴之察觉大事不好,猛地抬头,对上了他父亲的双眼,“哦?儿子记得,乘州主事的,似乎是十六叔的亲弟弟。”

    “大义灭亲,奉公之心,可见一斑。”韩阁主也与他儿子对视,等小韩公子想起孝悌,垂下双眼,这才慢悠悠拿起凭几旁果盘里的柑橘,在手中把玩。

    “你十六叔年纪大了,掌管武备多年,是时候高升了。我已经答应他,日后就由他来掌管度支堂。”韩阁主看似随意,言辞之中,俨然已经拍了板,不给韩鉴之一点余地,也丝毫不提之前说要将度支堂交给韩鉴之的话。

    也不等韩鉴之说些什么,韩阁主继续道:“至于乘州的账目,一定要查清。你十八叔韩宗勉当年被人抓了小辫子,在楝州待不下去,才外放去的乘州,天高皇帝远,倒是忘了自己姓什么了。”

    见韩鉴之不说话了,韩阁主就笑,把手中剥好的橘子递给他。

    “乘州的事情,我属意你去。”韩阁主坐直身体,上身前倾,"就打着监察海船的名头,把你十八叔暗地里做的勾当查清楚,他私吞了多少,又做了些什么。送信回来,我自有办法处置。"

    若是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韩鉴之就太迟钝了。他前番为父亲冲锋陷阵,得罪了几位堂叔,父亲拿着韩鉴之清点出来的余款,转背就把亲儿子的位置许诺给了族弟,换来乘州港主事的十八叔的把柄,既可以解决生了异心的下属,又拉拢了族亲中势力最强的十六叔,可谓一举三得。

    他这几个月来,所有心思都用在月隐阁的账目上,想要让父亲满意,竟是一叶障目。

    韩鉴之捧着父亲给的橘子,手指僵硬,一动不动。

    他父亲早年的行事至今在仙门中广为流传,心思诡谲,笑里藏刀,都是出了名的。韩鉴之知道,此时再提父亲从前模棱两可的“许诺”,只会犯他的忌讳,叫自己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

    “父亲,乘州港的事情,涉及旧案太多,我年纪轻,很多事情都不清楚,恐怕会耽误父亲的计划。”他心里一时想不出由头拒绝,知道恐怕躲不过,但实在不想趟这趟浑水,垂死挣扎道。

    “正是因为你年轻,以前的恩怨,和你没有关系,到时候才有说话的余地,”韩阁主摆摆手,“乘州的港口是我们家和落瑶洲的璇台虞家合力建成的,虞家几百年没出过像样的人物了,如今更是式微,恐怕指望着港口的进项,你要收拾你十八叔,只要松松手指,他们求之不得,不会阻拦的。”

    “能为父亲分忧,是儿子的本分。”韩鉴之捏着那个橘子,表情已经平静下来。

    “嗯,你有此心就好,”韩阁主随口道,似乎听惯了示好,没有太多表示,“虞家的家主久病多年,嫡系人丁凋零,听说如今主事的是个半大小子,不难对付。”

    “乘州这地方,细说来,条件也不比天照宗的港口差,还是掌握在我们月隐阁手里更放心。”韩阁主直起身来,“虞家那小子,若是资质平平,倒也无妨,若是还有些本事、对从前的事情心有不甘,那就留不得了。你去看看,见机行事。”

    韩阁主站起身,小韩公子也不敢坐,连忙起来。他父亲一摆手,走到他身前,见他没有异议,心中满意,这才不吝赐教,指点道,“你说,为什么是你我言语间决定虞家的生死,而非他们决定你我的死活?”

    “是父亲英明,草灰蛇线,棋高一着。”

    “你倒乖觉,”韩阁主嗤笑一声,这才道,“是因为权势。要与我们合建乘州港也好,要让出乘州的干股也罢,我选的路,虞家没有资格拒绝。这权势,就是最要紧的。”

    韩阁主说罢,转身就走,只留下韩鉴之一人在这花厅之中,依旧拿着那颗橘子。

    韩鉴之盯着父亲刚刚坐过的提花锦垫,竟也嗤笑,数月的辛苦、一份完美的答卷,换来的也不过是一颗“甜枣”。虞家人没有资格拒绝,他韩鉴之也没有资格拒绝,不仅不能拒绝,还得感恩戴德。

    若他手里有能让父亲拉拢的实力,想必父亲在把他推出去给堂叔让地方的时候,也能多思量那么一时半刻吧。

    韩鉴之面无表情地剥开一瓣橘子,放进嘴里。

    那橘子原是放做摆设用的,取其香而非其味,吃起来又酸又涩。

    他把橘子一口一口吃完,挑开帘子,走出去。

    花厅外,姮湖一片碧波,姮湖之上,参天大树在术法的滋养下常年青翠,而婆娑树影之后,参差可见极尽奢靡的碧瓦朱甍。

    这便是月隐阁的所在,南郡的风流与权势,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