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和女友在小树林里的一次 > 第696章 淡然的姐姐X心机婊弟弟

第696章 淡然的姐姐X心机婊弟弟

 相关阅读:金曲奖取消致敬李玟表演曝银行女职员视频表白副行长赖冠霖发文想转变赛道疑退圈飞天茅台价格下跌后的众生相国开行原副行长贪6743万受审浙大招生办回应姜萍想报考00后女生成为上市公司总裁歌手第六期排名出炉孙楠第一内蒙古一停工写字楼内发现遗体沙特宣布不续签石油美元协议桂林暴雨被水冲走的初中生遇难居民楼多家门口被画特殊符号匈牙利1-3瑞士七国集团让俄向乌赔偿4860亿美元中国女排逆转战胜土耳其队姜萍中考621分凯特王妃首次公开露面直播:西班牙vs克罗地亚福建龙岩溪口镇15个村断联警方通报威海女生遭多人殴打韩国进入人口危机紧急状态德国晋级欧洲杯16强教育部高考云咨询周时间安排俄罗斯和朝鲜签署重磅条约广西桂林遭98年以来最大洪峰中国海警登检菲律宾船只画面桂林市区漓江水倒灌歌手2024第七期歌单发布中考满分900分女生仅扣26分各省陆续公布2024高考分数线茅台回应假茅台被鉴定为真女生查高考669分激动掩面哭泣湖南新晃山体滑坡致两户失联高考查分韩国航班骤降6千米13人送医云南2024高考分数线一家七口人毕业于同所大学阿里巴巴数学竞赛决赛题公布内蒙古高考生查分瞬间尖叫气象台回应薛之谦演唱会4名赴美学生遭美方盘查遣返安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37人被处理歌手迎首位国际冲榜歌手湖南罐车侧翻压小车致5死1伤发证单位回应李雪琴不会游泳钟薛高主播回应晕倒阿根廷向中国返还14件文物万茜被曝遭遇婚姻危机
    刚拿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心里带着一丝甜蜜和满足,毕竟此前我努力找过一次,当时并没有没有结果。

    说起执念,是有一次在网上看到有人提起“十大绝版电影”,这种带有明显数字和吸引眼球的标题,本不是我的关注,但我还是点进去了,因为我不但是电影爱好者,也是网络资源收集癖——这极大的引起了我的好胜欲。

    然而遗憾的是,我失败了,虽然这十大里我确实成功找到了2-3部作品,但这排名第一的《曼侬》(又名:一个声音),我经过2个多小时,动用了我各种小宝库,小工具和庞大的资源体系,都败下阵来。

    我感到轻微的受挫,其实,我本来就没有义务,也没和谁对赌,我本不必气馁,但这让我找到的那几部的兴奋感也完全被掩盖了。

    于是,我仔细看了看这个电影的介绍,和影迷们留下的评论。

    ……

    ……

    “我还挺想看的呢”,我当时对自己这么说,毕竟她包装了一层“稀缺性”,谁不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呢?

    那是个爱情故事,而且是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我本对这类作品并没有什么偏好,那时纯粹是因为电影兴趣和“好奇心”。

    直到我近期读了些女频小说后,我才知道“虐文”这个词。

    是的,我被虐过了……

    有种……emmmmmmm,奇妙的感觉。

    所以当我最近有点着迷于翻译,想找点什么来练手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她,她的英文名是《A voice》。

    既然我找不到她的电影,至少我还能找到她改编于自的小说(是先有小说再有电影的),她的难找之处在于她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书名,而是一则相当短小的篇目,所以极大可能被收录在其他作品中,从而导致搜索变得十分困难。

    所幸的是,我找到了她,而且是个英文版——我即便学的不好,也不至于完全抓瞎,起码可以借助工具去翻译。

    而且,这部作品至今没有中译本!

    我对这篇小说及其作者背景等作了简单考察:

    作者:路易吉·皮兰德娄(Luigi Pirandello),意大利作家,戏剧家,1867-1936,在193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恩,不愧是我看上的作品,让我更加对这部作品充满期待,大师写的就算是不知名的小作品,应该也不会太差吧,我这么暗示着自己。

    这篇小说的篇幅并不长,大概是32开书籍占比20页左右,粗略看下,这是一本由某个美国编辑翻译并整理的书,所使用的英语表达,大体上符合常规,即并没有太多奇怪的结构或者诡异的字体或者符号,加之其篇幅不长,极大的降低了我阅读或翻译的心理压力。

    当然,我完全可以把她放进AI里,或者网络翻译上,能很快地出结果,但是我总觉得她值得我用心去珍惜。

    一个潜在的优秀作品,也是期待已久的作品,用冰冷的机器去处理她,未免有些太不解风情,甚至暴殄天物了。

    所以我决定纯手工翻译。

    我也知道我的水平有限,英语和中文都有限,但我想的是,一来可以学习进步,二来我可以标榜自己忠于原文,这样可以掩饰我无法把句子润色成高雅文学,富含华丽的辞藻或气势和内涵的句式。文学也有很多种,我朦胧地相信朴实的文字不代表就无法承载作品的魅力。

    我虽然没有任何翻译经验,但我知道必须一开始就定好方向和规则。

    一个清晰的规则,用来避免我在整个过程中过分纠结,应该采用哪种翻译好。

    ——忠于原文,简单润色,只调整表达流畅和语序,不使用机器润色。

    我设定好规则之后,觉得这样应该能大幅降低我的工作量(后来发现恰恰相反)

    为了在翻译过程中获得一些正向的鼓励,我还决定把翻译过程放到网上,分享这个故事的同时,也吸引一些英语学习的爱好者,我期待着,也许有些鼓励能让我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然而我没想到的是,我竟然深深的陷了进去。

    就像牛奶与咖啡的融合,难解难分调和出独特的味道,又像硫磺与烈火,一触即发引爆了阵阵波动……

    直到后来,我已经不知道我这算不算是在翻译了,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我早就有预感,我写的东西很大程度会因为思维跳跃而支离破碎,让只关注剧情,不关注英语的读者堵得慌,也确实有道理,所以我决定将内容分段展示,在每一篇开头部分先展示剧情,之后再讲述翻译过程,对故事细节或者翻译过程感兴趣的读者,再去阅读后文,对于只想看剧情的读者,噢,那就简单了,只需要点进来看几行字就可以下一章了。

    如果以上内容看起来像是“作者有话说”,那么全篇都是这个风格,我都不知道要把什么放进“作者有话说”中去,我一直都在“说”——要么说给读者听,要么说给自己听。

    本人承诺:本文旨在于个人研究,和学习交流,不会做歪曲、篡改等损害作者声誉的行为,在后续文中的所有英文,引自斯坦利·阿佩尔鲍姆(Stanley Appelbaum)翻译的作品,收录于《The Oil Jar And Other Stories》中,于1995年出版于美国纽约多弗出版社(Dover Publications),我的原文引用极为有限,翻译后的转述不代表完整的故事魅力,感兴趣和想完整体验的朋友可以去翻阅此书阅读,或者寻找意大利文原文。向故事的原作者和这位意译英的主编致敬,后文中提到的作者的用词和笔法,同时包含了这两位。